哈佛眼科的iQ-Lasik為國際先端Lasik,也是目前台灣現存的第一台。

過去四個多月,在我為諸多病友進行Lasik治療過程裡,具體看到此Lasik 的優異性,而且有些運用更是目前其它Lasik所難達到的目標。

這樣的設備,不僅是醫療科技發展的進步,更能具體幫助更多高度近視或眼角膜疤痕表面不規則的患者,讓他們重新找回正常的視力。


哈佛眼科iQ-LASIK的速度已臻完美

哈佛眼科的iQ-LASIK的高準確的速度,超高速角膜切削(High speed ablation),令我驚豔!

在目前台灣Lasik設備所知最為快速者為200赫茲(Hz),近視100度於光學區6.5mm切削約4秒(傳統最快的機器為6秒),但哈佛眼科的iQ-LASIKWaveLight Eye-Q為速度400Hz 超高速雷射衝脈,矯正近視100(1.0D, 一個區光度)2秒,是目前傳統最快機器速度的三倍。

在以往,高度近視1100度、連同150度的散光,要像現在可以在30秒完成手術,是極為難以想像的事情。在以往這樣的手術都需要耗時90秒(130秒)以上。

試想:如果使用傳統機器,耗時130秒進行手術,那麼有誰能保證在此期間,病人的眼睛不會轉動、不會飄嗎?病人不會覺得眼睛過於乾澀不舒服嗎?當眼睛水分過度蒸發進行此手術,最大的危險就是雷射打出來的結果會過度矯正。

而現在,哈佛眼科的iQ-LASIK機種,讓整個手術的時間縮短到1/3,也就是病人連眼球還來不及亂動的時候,手術就已經做完了,整個手術的可控性很高,準確度會比原來高很多,所以要做二次矯正的機率就大幅下降。

在這段期間,iQ-LASIK常常給我的surprise就是我還在想應該快好了,正準備提醒病人快好了,不要亂動時,雷射就已經結束了,它速度超出我想像的快,連我都還沒察覺,就已經結束了。在此快速度的作業下,眼睛產生位移的機會就少,具體地可預期的術後結果,快速恢復視力。

02-威視能準分子雷射系統.jpg

‧圖片說明:ALLEGRETTO WaveLlight Eye-Q Laser Systems威視能準分子雷射系統

01-威視能前導波分析儀(前導波導引).jpg

圖片說明:威視能前導波分析儀(前導波導引)ALLEGRETTO Analyzer (wavefront-guided) 

03-威視能角膜地形圖分析儀(角膜地形圖導引).jpg

 圖片說明:威視能角膜地形圖分析儀(角膜地形圖導引)ALLEGRETTO Topolyzer (Topography-guided)

iQ-LASIK進展至此高準確的速度,隨之帶來的好處,還包括可以節省角膜的組織。

我們都知道,因為在進行LASIK手術時,必須耗費角膜組織,所以高近視度數或某些先天角膜組織不夠厚的人,專業醫師都會審慎評估能否為個案進行LASIK手術,病患的本錢夠嗎條件夠嗎?

台灣目前雷射光斑的設定,有傳統的大光斑、裂隙掃描、大光斑遮蓋成小光斑或小光斑,較新式的小光斑可以達成節省40%角膜組織的目標。

傳統的大光斑機幾乎無法治療10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,以往所採用的是所謂的「安全模式(分區治療法)」,也就是將角膜分成三至六區施打,結果往往是:無法完整設定其中心點,無法做到同心圓,好像不對稱的印子印刻在角膜上,到了晚上,眩光非常困擾,而且容易形成不規則性散光,不易修復。

國際尖端的iQ-LASIK使用頂級的小光斑機,透過科學的檢驗,可達成市面上小光斑節省40%組織的目標。為此,iQ-Lasik可以進行高度近視個案的手術,同時,因為組織節省,所以恢復(復原)的速度比較快。特別是手術愈快,組織耗損愈低,對所有進行LASIK手術者,都是一大福音,堪稱為綠能雷射

16-平順的角膜切削表面.jpg  

圖片說明:iQ-LASIK雷射系統的小光斑-高斯光束提供一個精確雷射切削,繼而產生平順的角膜切削表面

哈佛眼科目前就接觸過一位個案,因為其職業上的需要,必須晚上開車南北奔波,十分仰賴夜間視力的運用,他在具體瞭解這樣的情況後,很認真的存取了一筆費用,並且來此進行LASIK手術,在手術進行過程裡,我不僅透過無刀雷射製造平整角膜瓣,同時後續準分子雷射角膜光學治療區拉大,使他一個星期後,一眼就達到1.2、另一眼達到1.5的視力,夜晚亦未產生困擾的眩光問題。

另一位個案,更是遠從南部來訪,有著高度近視1125度的他,在32秒內就做完LASIK手術,而且次日回診視力就可達1.0。如此成功的手術,讓他找回長久以來難得的快樂。

    05-高斯光束.jpg

‧圖片說明:iQ-LASIK利用高斯光束(Gaussian Beam)掃描光點(小光斑)治療,達到更精確的角膜切削


    07-雷射切削.jpg

圖片說明:iQ-LASIK大大減少雷射切削時過渡區域(Transition Zone)範圍,以節省角膜組織,並減少夜間眩光及光暈現象。


哈佛眼科iQ-LASIK改善虹膜辨識定位及眼球自旋的問題

一般在進行LASIK手術前,會應用前導波儀(Wavefront)測量眼球的像差或角膜地圖儀(Topography) 測量角膜表面的不規則度,那時患者是採行坐姿檢查。

但開始進行LASIK手術,患者則是躺著的,我們在臥姿時,眼球可能會產生旋轉(Cyclotorsion)。LASIK治療時,如果未將轉動的角度修正的話,結果將有一定程度的誤差。

2005VISX S4 IR準分子雷射儀問世後,我就使用過此設備直到2009年。 VISX S4 IRRussian天才數學家Dimitri在美國UCLA念博士時所發明,我曾當面向他請教過VISX S4 IR在處理Cyclotorsion(眼球自旋)的部份,IRNeuroTrack的運作都只可達90-95%,而無法達到100%。有時候,電腦設定會有抓不到虹膜的位置,發生無法辨識的情況。當時他也回應說,此為一個現實技術上尚無法突破的地方,因此以前使用VISX S4 IR,偶會遇到IR無法啟動,必須跟病患say sorry

今年在成大召開的台灣地方眼科醫學會,來自Australia知名的Dr. Michael Lawless也提出和我一樣類似的困擾,但目前他已轉而開始使用Eye-Q之NeuroTrack(開機後就一直啟動著)及IntraLase

25-眼球自旋十字基準線.jpg

圖片說明:iQ-LasikNueroTrack系統及雷射十字基準線,有效預防及導正眼球自旋(Cyclotorsion)現象

26-眼球自旋十字基準線.jpg

先端的Eye-Q設定可以透過十字基準線幫助定位,另外它的四個正方型的紅點,透過NeuroTrack(神經軌道)模式,患者會啟動大腦追索機制,為了要看清楚四個點距,眼球可調回正位,大大再降低以往手術進行過程裡,眼球自旋的可能性。

哈佛眼科iQ-LASIK可以進行非球面的治療—也可治療老花

傳統的LASIKPRK術後,眼睛的Q值會由負(prolate扁長型, Q<0)轉正(oblate 扁圓型, Q>0),因此喪失年青型視力(prolate)的品質。追求非球面的術後結果就成為眼科的當務之急。2002Dr. Azar 跟我在美國眼科醫學會(AAO) 首次發表了,Q值在LASIKPRK術前與術後的改變,喚起了眼科專家的注意,爾後各種非球面的產品紛紛出籠,諸如: 非球面眼鏡、非球面人工水晶體,非球面的概念也受到近視雷射專家的青睞,「有品質的1.0」才是應當追尋的目標。

目前市面上做非球面只有三款機器,但很多人會搞不清楚!

謬思1. 虹膜定位 非球面;Wrong answer!

謬思2. 前導波的模式 非球面;非也!

前導波模式是把高階相差做修飾,並能稍加減少球面相差,但由於前導波並不能真正計算Q值的變化,不能設定此Q值,所以這樣的技術並非真正非球面的應用。

哈佛眼科iQ-LASIK最大的特色,就是能夠精準的計算Q值、設定Q值,突破了以往我們只能設定手術前Q(Busch & Lomb 217z100) 的作法。

比如說,有些人進行Lasik開刀前,所測的Q值是不好的,我們會希望能為個案建立新的視覺品質,給予其較優化的新Q值(最佳的角膜Q值就是能使進入眼睛的光線雖處於不同的離軸位置,而皆能聚焦於一點),但以往只是線上模擬,現在我們可以具體給予一個精準而新的完整數值。

對年輕近視的人來說,其Q值多是負值;然後隨著年齡增長,開始有老花,角膜的Q值會從負值變成正值,所以對50幾歲老花患者,我們應給予其負的Q值,如此他的視力就會回復如年輕人的品質。當透過iQ-LASIK電腦精準模擬、試算,並產生一個角膜新形狀的Q值,然後進行手術,以達成非球面的效果,如此視力品質將大幅提升。

先進的國家日本,其中最具知名的東京品川雷射中心,每年進行超過60萬個cases(實為日本第一),該中心設有近15組雷射設備,裡頭超過10組就是使用現在哈佛眼科所引進的iQ-LASIK (IntraLase + WaveLight Eye-Q)

Dr. Michael Lawless及日本東京品川雷射中心,之所以開始使用iQ-LASIK,其原因之外無他,因為這樣的設備組合,準確度高,切削速度快,病患滿意度高。

這也是哈佛眼科的iQ-LASIK為國際先端LASIK,也是目前台灣先鋒的第一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哈佛眼科 的頭像
    哈佛眼科

    哈佛眼科中心

    哈佛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