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眼球與白眼球的交界處稱為「輪部」,將黑、白眼球區分為涇渭分明、互不相犯的兩個部分。但是,偶爾有些人的眼睛中會多長出一塊肉,由白眼球緩慢地橫過輪部往黑眼球的部分延伸,這就是所謂「眼睛的翅膀──眼翼」。

我上飛碟電臺《名醫On Call》的節目,就曾接到聽眾來電詢問有關眼翼的問題,所以我特別將此些問題與專業回應,整理放在部落格上,分享給大家。

 

周伯伯再過一年就是七十歲了,視力保持得還算不錯,但是最近他的孫子發現他眼睛裡有小小、白白的一層肉,起初大家都以為是白內障,但醫師診斷後為眼翼。周伯伯認為自己也一把年紀了,患白內障是遲早的事,因此想進一步瞭解眼翼和白內障的區別? 

「眼翼」與「白內障」完全是兩回事。白內障是水晶體(在瞳孔後面的透明晶狀物)混濁,擋住光線進入眼底。而眼翼是眼白(鞏膜)上層、結膜下組織新增生的贅肉,覆蓋於角膜上的纖維血管組織。

眼翼開始時為瞼裂部接近角膜側的結膜充血肥厚,形成三角形的血管纖維膜。它的尖端會朝向角膜中心方向發展、蔓延,漸漸蓋住一部分角膜。因為它的顏色多呈紅白色,且多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,因此有些人會誤以為這就是白內障。其實眼翼是結膜層產生彈性組織變性,是彈性纖維的增生,同時合併有新生血管及結膜上皮增生或變性的現象,這與水晶體病變造成的白內障,是二種完全不同的病變。

 

小姐,32歲左右,眼睛上長了眼翼,前年以手術割除了,但是現在似乎又長了出來,她聽朋友說,眼翼竟然是一種癌細胞,雖然朋友強調是良性的,沒有關係,但她還是非常擔心,想請問醫師詳細狀況,怎麼辦?

不用太擔心,大致對生命不會造成威脅;不過,仍有少部分會惡性化,形成扁平細胞癌。所以,平時還是要避免受外在環境的刺激,減少危險因子;此外,要到眼科看診,以確認眼翼的情況。

近幾年來,醫學界有研究指出,有一種蛋白質(P53,53號蛋白),可能與眼翼之生成有關。而這種蛋白質與一些癌症的細胞是具關聯性質的;換句話說,眼翼的發生是與癌症的細胞生成是有所關聯、有某種程度上的類似。此外,由於抑制基因的脆弱,所以,它不太會受約制而是隨意生長,明白來說,眼翼就是「良性的癌症」。

此說法是因為它對生命並沒有什麼威脅,只會造成外觀上的不好看而已。此外,還有其他不正常組織的蛋白質或因子被分離出來,所以眼翼被認為成因可能與癌症的生長方式很類似。但是極少有眼翼轉變成眼睛部位癌症的情形。

近幾年的醫學報導指出,有極少數的案例,在身體其他部位上有惡性腫瘤產生,有醫師會認為有部分的關聯性質,但卻沒有百分百的證據可以證實。

 

認識假眼翼

若眼睛在不發炎時,顏色看起來也是白白黃黃的,厚厚的一層,這症狀稱為「眼裂斑」或「黃斑(黃色的斑塊,不同於視網膜黃斑)」,它往往會長在眼睛睜開中間的部分,比較少長在上、下側。此症狀也許是受傷或化學性的灼傷,或被什麼東西勾到眼睛,就會造成它不正常的生長,有時候醫師會給它一個名稱叫--假的眼翼,跟上述的眼翼不完全一樣,但它的病理組織與眼翼大致相似,大多為類似良性腫瘤細胞,因此又被稱為「良性癌症」(Begein Neoplasm)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哈佛眼科 的頭像
    哈佛眼科

    哈佛眼科中心

    哈佛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